工作時間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發布日期:2017-01-06 16:05:26 訪問次數:4478
那些自詡巖茶高手的人,你能清楚明白地解釋“白瑞香”、“百瑞香”、“百歲香”和“瑞香”嗎?只要這一個問題就能讓你羞愧到無地自容,別不信,這3款茶的來龍去脈絕對顛覆你的想象!
︱并不存在的“百瑞香”︱
“百瑞香”既不是武夷巖茶的名叢,也不是品種茶,就是純粹的商品名。三本武夷巖茶的專業書籍——《武夷巖茶名叢錄》(羅盛財著)、《武夷茶說》(黃賢庚著)、《武夷巖茶》(姚月明著),都未提及“百瑞香”,說明“百瑞香”并不存在。
消費者在市面上見到“百瑞香”的可能來源是,一,茶農、茶人口口相傳,“白”和“百”不分,把“白瑞香”當做“百瑞香”;二,商家直接把“百瑞香”當做商品名。
︱真正名叢“白瑞香”︱
“白瑞香”才是武夷巖茶歷史有名有姓的名叢,《武夷巖茶名叢錄》一書中有介紹“白瑞香”;《武夷茶說》一書,在“武夷慧苑巖茶花名、名叢”的名單里,出現了“白瑞香”之名;《武夷巖茶》中介紹巖茶花名、名叢的命名由來時,提到“白瑞香”是“以毛茶制成品其香型而命名的”。
白瑞香資料圖《武夷巖茶名叢錄》
“白瑞香”原產慧苑坑,有100多年栽培歷史,和武夷山其他名叢一樣,經過長時間變遷、開墾、整改,真正存活至今的“白瑞香”已經鮮有了,而且成品茶的價格不菲,在市面上也是可遇不可求。
白瑞香的傳說:相傳清朝末年,武夷山久旱不雨,山人設壇求雨。一天凌晨有一樵夫,忽然發現有個身穿白衣的少女,挑水上山,樵夫以為奇,便跟蹤在后,一直跟到慧苑巖谷處,見白衣少女正在動手澆茶樹。待樵夫走近少女卻不見了,而眼前的那棵茶樹竟長得枝葉繁茂,碧綠得像寶石,樹身白得像抹了一層白蠟,整棵茶樹像位亭亭玉立的白衣少女,并發出陣陣茶樹清香。樵夫遇仙女,甚是祥瑞,因此美其名曰“白瑞香”。
︱隱形品種茶“瑞香”︱
(瑞香品種介紹>>>>)
“瑞香”是福建省茶科所新育巖茶樹種,編號為305。
據原福建省茶科所所長陳榮冰介紹,“瑞香”是在2003年選育的,后來在武夷山大面積推廣種植,特點是香氣幽雅,滋味醇厚,還多次在茶葉評比中獲獎。
“瑞香”的茶樹適應性好、產量高,部分茶葉用來拼配,也有不少成品茶在市面上流通。
由于名叢“白瑞香”產量少,價格高,有些茶農、商家直接把“瑞香”當做“白瑞香”銷售,久而久之,消費者只知“白瑞香”,卻不知“瑞香”。
︱諧音的百歲香也是名叢︱
百歲香資料圖《武夷巖茶名叢錄》
還有一款和以上三個名字頗為諧音的茶叫“百歲香”,它屬于武夷巖茶名叢,《武夷巖茶名叢錄》一書中有介紹,“百歲香”原產慧苑巖,巖壁上刻有“百歲香”三個字,古代單獨壘石壁壅土栽種。
百歲香資料圖《武夷巖茶名叢錄》
茶樹母株有幾百年歷史,其樹姿長勢旺盛,高3.2米,寬幅約3.5米,遠看像一把大雨傘,其產量最高時近4斤。當然,從這母樹上采制的“百歲香”是絕對的珍品,真正能一嘗佳品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小結:
① “白瑞香”和“百歲香”屬于武夷巖茶名叢,有百年歷史;
② “瑞香”是近年培育的樹種,算是新生代,可總被冒充“白瑞香”;
③ “百瑞香”在名叢和品種茶中都不存在,充其量被商家用作產品名。
④ 種種誤解、亂象、糊涂賬,歸根到底,都是商家惹的禍。
何為“名叢”?
“名叢”一詞,《武夷巖茶名叢錄》中的解釋是“武夷山豐富的茶樹品種,經過長期的自然雜交途徑進行基因重組與基因突變及其先民們不斷的人工選擇,選育出不同品質特點的優良單株即單叢,而后又從中優中選優,形成名叢?!笨傮w來說,武夷巖茶名叢歷史悠久,稀少珍貴,富有價值。
上一文章:去年武夷山連續干旱4個月,為什么今年春茶反而更好喝?
下一文章:中國六大茶類知識掃盲